除非你是對萬事萬物、與人相處絲毫不在意的人,不然只要是與人互動當下,一定會觀察對方反應如何,接著評估自我行為是不是需要調整,或者對方是不是好相處的人,透過各種細節側寫對方價值觀。
在面試場合一樣如此,當你看到面試者剎那,有意識或無意識,一定會開始觀察面試者表現,不管是語言性或非語言線索,從眼神表情、肢體動作、聲音語調等等,盡收眼底;相對的,面試者也在觀察你,你的微笑點頭、語氣上揚下降、肢體互動等,對方也是一目了然。
你觀察到就如同他觀察,雙方在接觸那剎就開始相互解讀彼此的訊號。
在此時,你雖然可以隨著面試者表現起舞,但同時也要抽離,冷靜客觀地看待對方行為,不被表面上變化困住,因為你我都不會讀心術,你無法確定變化原因為何、無法確立前後行為與變化點的關聯度如何。那就只是一個現象,至於要如何解讀現象,你和其他面試官也許會有不同見解。
面試者可能因為緊張感到不知所措,而開始一些迷惑行為;或者突然表現地很有自信,可能是因為胸有成竹,也可能是掩蓋性防衛機制使然;表現隨和,也無法確定是不在意還是不在乎。對於對方種種行為,你無法進入他的內心參透。既然如此,那也不用庸人自擾,不要輕易地受到外在影響,只需要把它當成一種現象即可,收集紀錄、忠實記錄。
面試完畢後,就可憑藉這些紀錄,憑藉你自身經驗觀察結果,和其他面試官討論取得共識。畢竟行為原因,各種可能都有,問題是在哪種可能性最高,但要注意即使最高也只是機率最高,不代表就一定是真實;另外每人怎麼解讀,是來自自我經歷投射,你的小事我的大事,無論如何都是主觀性解讀,會無意識放大或縮小對方行為意圖。所以你可藉由群體討論,藉由別人觀點了解行為可能性、緩解偏見。
另外一個要注意是線上面試,線上面試會篩選壓縮資訊,原本你可以觀察到彼此儀態、肢體動作等等,在線上面試則只有聲音與上半身影像。加上科技日新月異,高解析度鏡頭甚至另毛孔都不放過。彼此在鏡頭前的細微表情、上肢動作,例如蹙眉、抓癢、聳肩等等,都立即捕捉。各種動作、表情或聲音細節,設備都會無情地放大,這對於你和面試者無疑都是一種壓力,會無意識地開始表情管理與肢體管理。
對於你而言,要注意到線上面試是放大了表情、聲音以及上身肢體動作影響,基於技術限制,只能讓你觀察這三類資訊進行評估。以及需要考量到對方是受到彼此裝置與網路限制,而作出對應行為,例如以為麥克風收音不好,所以講話都很大聲,但卻讓你覺得震耳欲聾。用這兩點告訴自己,不用過度解讀特定行為。
總結而言,你在面對求職者諸多行為,就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態度,從容面對,保持過程中情緒自在,不用隨著面試者表現過度高興或失望,而是多加觀察,回到職務需求與各階段面試篩選標準,以這種趨於一致評估標準,在不同人選中平穩觀察,盡其所能來善用良才、居有能者。